金管會公佈金融三業截至10月底最新的股債投資統計,金融業合計淨加碼臺股140.36億元。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公佈金融三業截至10月底最新的股債投資統計,其中壽險業火力全開,同步大舉加碼臺股和美債,10月金融業合計淨加碼臺股140.36億、加碼美債更超過臺幣等值2500億元。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由於美債殖利率在10月飆高衝擊債券的價格,壽險和銀行業儘管舊債承擔更高的評價損失,但仍逢低買進大舉加碼,其中壽險大買超過1600億、銀行大買876億,合計銀保證三業10月加碼美債超過臺幣等值2500億元。
保險業者指出,壽險公司之所以在10月反手大舉加碼股債,一方面是找逢低買進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保單解約潮已經沒有先前劇烈,這也使壽險公司變現救急的壓力減少,例如10月壽險公司的帳上現金部位比9月減少近200億,也和擴張股債投資的規模有關。
另外在臺股方面,壽險業者在10月底的國內股票市值爲1兆7349億,如果計算臺股在10月下跌2.16%因素,10月壽險加碼臺股大約251億,另外銀行業者則在10月已經連續四個月賣出股票,10月賣出91億,但是賣股的幅度比起9月的122億已經大幅減少。業者表示,主要在領完股利之後繼續出脫股票實現獲利美化帳面,另外也爲年底增加提存來準備資金,並提高相關的財務指標表現。
至於證券商在10月也繼續賣股18.64億,但減少的幅度同樣遠低於9月賣股253億,因此相較於在9月金融三業合計大賣臺股381億,10月因爲壽險的大力加碼251億,整個金融業對臺股淨加碼140.36億。
今年10月壽險業持有國內外債券的總市值來到臺幣等值21兆5274億元,比9月的總市值21兆3300億,增加1974億,若以臺幣匯率在10月貶值0.47%,以及壽險業目前的債券部位配置,九成放在AC、一成放在OCI的比例,以及十年期公債價格下跌超過3%等指標來估算,壽險業者在10月加碼債券的金額已經超過臺幣等值1600億。
銀行則是在10月加碼債券876億比起9月多加碼359億,累計前10月銀行加碼債券的累計金額已經破兆,共加碼1兆0242億。另外一方面,由於10月的債券價格大跌,銀行在10月的評價減損爲2375億,比9月的2221億更高,同時創下今年以來的單月損失新高。
以前10月的金融三業投資臺股的情況來看,累積前10月券商加碼臺股511.36億、銀行加碼49億、壽險反向減碼785億,合計金融三業今年前10月一共減碼臺股近225億。
若以臺股的持股部位來看,銀行業者10月扣除成本之後只賺2267億,是近五個月來的最低點,同時也比上月減少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