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連續八週下跌。
5月25日,洲際交易所荷蘭TTF天然氣6月期貨價格收盤價爲25歐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1.775元/立方米),同比下降67%,創兩年來新低。
歐洲天然氣價格下跌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歐洲供暖季結束,經濟恢復不及預期導致天然氣需求疲弱,以及天然氣庫存較高等。
歐洲國家供暖季節約在10月到次年4月。2022-2023年冬季,歐洲的冬天較爲溫和,且進入4月後氣溫偏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供暖需求。
經濟衰退也對天然氣需求產生了一定影響。
歐盟統計局5月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盟經濟環比增長0.2%,而非之前公佈的0.3%。歐盟統計局還修正了歐元區通脹預測,預測今年將達到5.8%,而此前的預測爲5.6%。
標普全球(S&P Global)數據稱,歐元區5月製造業PMI初值統計降至44.6,低於市場預期的46,且爲36個月以來新低。
作爲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德國聯邦統計局5月24日公佈的數據稱,今年一季度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0.3%,去年四季度該國GDP下降了0.5%。德國連續兩個季度GDP出現負增長。
技術性衰退是指一個經濟體以GDP同比增速爲技術參數,當這個參數連續表現爲負值時,表明該國進入“技術性衰退”。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判斷一個經濟體進入“技術性衰退”的標識,是連續兩個季度同比增速爲負值。
此外,歐洲天然氣庫存處於歷史高位,也抑制了其價格上漲。
隆衆資訊天然氣分析師高鵬飛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歐洲天然氣庫存消耗低,呈上漲態勢。其中,在建的LNG基礎設施和管道氣設施正穩步推進,這些都保障了其天然氣的充足供應。
據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數據稱,目前歐洲儲氣庫的儲量接近總庫存的65%,比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高出近五分之一。
牛津能源研究所預計,今年8月上述庫存水平可能接近90%,早於往年填充到這一水平的正常時間。
高鵬飛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將會持續回落,“直至16-20歐元/兆瓦時這一正常價格區間”。
高鵬飛認爲,近期歐洲天然氣價格下跌,並不意味着持續兩年之久的歐洲能源危機就此結束,“歐洲天然氣缺口依然存在,度過天然氣危機,還需要幾年時間。”
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經濟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興珊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曾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將重新找到平衡。俄羅斯的天然氣從歐洲轉而流向亞洲;歐盟爲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疊加能源轉型需要,必將進一步減少天然氣消費量。全球天然氣供需將更加寬鬆。
朱興珊預測,2026年以後,國際LNG價格會恢復到正常狀態。
2021年5月1日,TTF天然氣期貨價格爲25.12歐元/兆瓦時。之後在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出力不足等原因影響下,歐洲天然氣價格逐漸走高,其收盤價在2022年2月曾接近100歐元/兆瓦時。
2022年2月底,俄烏衝突爆發後,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開始飆漲。去年8月一度高達342歐元/兆瓦時;去年9月,TTF期貨價格開始逐級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