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聚落營造整合聚落中心的牡丹溪介面環境與欄杆,提供好的生活與遊憩環境。(新北市觀旅局提供/陳慰慈新北傳真)
当现代武器落入无论如何都不想败落的恶役大小姐手里时便是这副模样
感染者
串聯起瑞芳三貂嶺與雙溪牡丹的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6月中將試營運,因應新景點開通及淡蘭古道金字碑古道觀光效益,新北市觀旅局預計投入7100萬餘元,打造猴硐、三貂嶺、牡丹文化敘事聚落,以提升當地文化價值與產業活動,預計2023年7月完工、10月啓用。
觀旅局指出,猴硐、三貂嶺、牡丹聚落都經歷過19世紀前人穿山越嶺墾拓出淡蘭古道,以及20世紀煤礦開採時的工業發展,聚落累積出豐富文化故事性,聚落原居民主要爲老礦工,多半年事已高,人口數不多,年輕一代則出走在城市生活,是典型非都會區城鎮。
觀旅局說明,聚落位於東北角礦業文化廊帶及淡蘭百年山徑上,有深厚的後工業人文特質以及少受干擾的原生自然環境,近年來多項亮點工程逐漸完成,相信獨特的山城氛圍能吸引以觀光服務業爲主的年輕移民移入。
市府計劃結合猴硐、三貂嶺、牡丹三聚落的文化、城鄉、觀光,導引居民與訪客看見聚落環境之美,讓文化記憶藉由活動與空間整合傳承下去。
觀旅局表示,猴硐文化敘事聚落打造從軟硬體切入,透過活動辦理與在地工作坊合作,讓旅遊參訪者能夠更容易體會當地的文化獨特性;三貂嶺車站旁的閒置空間則規畫爲停留平臺,可以觀看對面的三貂嶺自行車隧道和基隆河谷壺穴、山壁、水岸,形成觀賞自然環境的走讀廊道;牡丹聚落營造則整合聚落中心的牡丹溪環境,將居民日常生活空間移至車站後方,讓車站前方能提供遊客更多服務設施與休憩空間。